mysql 简介
1.mysql起源和分支
MySQL是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软件之一,由于其体积小、速度快、开源免费、简单易用、维护成本低等,在集群架构中易于扩展、高可用,因此深受开发者和企业的欢迎。
Oracle和MySQL是世界市场占比最高的两种数据库。
- IOE:IBM的服务器,Oracle数据库,EMC存储设备。都是有钱的公司产品采购,例如银行、电信、石油、证券等大企业。
- Oracle:垄断,有钱的大企业采用,互联网企业之外使用第一。
- MySQL:互联网高速发展,互联网企业使用第一。
mysql发展历程:
MySQL主流分支如下图所示:
MySQL从最初的1.0、3.1到后来的8.0,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。被Oracle收购后,MySQL的版本演化出了多个分支,除了需要付费的MySQL企业版本,还有很多MySQL社区版本。还有一条分支非常流行的开源分支版本叫PerconaServer,它是MySQL的技术支持公司Percona推出的,也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的。PerconaServer在MySQL官方版本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补丁和优化,同时推出了一些工具。另外一个非常不错的版本叫MariaDB,它是MySQL的公司被Oracle收购后,MySQL的创始人Monty先生,按原来的思路重新写的一套新数据库,同时也把InnoDB引擎作为主要存储引擎,也算MySQL的分支。
2.mysql应用架构演变
本节主要介绍网站在不同的并发访问量级和数据量级下,MySQL应用架构的演变过程。
用户请求–》应用层–》服务层–》存储层
架构V1.0-单机单库
一个简单的小型网站或者应用背后的架构可以非常简单,数据存储只需要一个MySQLInstance就能满足数据读取和写入需求(这里忽略掉了数据备份的实例),处于这个的阶段系统,一般会把所有的信息存到一个MySQLInstance里面。
- 数据量太大,超出一台服务器承受
- 读写操作量太大,超出一台服务器承受
- 一台服务器挂了,应用也会挂掉(可用性差)
架构V2.0-主从架构
V2.0架构主要解决架构V1.0下的高可用和读扩展问题,通过给Instance挂载从库解决读取的压力,主库宕机也可以通过主从切换保障高可用。在MySQL的场景下就是通过主从结构(双主结构也属于特殊的主从),主库抗写压力,通过从库来分担读压力,对于写少读多的应用,V2.0主从架构完全能够胜任。
- 数据量太大,超出一台服务器承受
- 写操作太大,超出一台M服务器承受
架构V3.0-分库分表
对于V1.0和V2.0遇到写入瓶颈和存储瓶颈时,可以通过水平拆分来解决,水平拆分和垂直拆分有较大区别,垂直拆分拆完的结果,每一个实例都是拥有全部数据的,而水平拆分之后,任何实例都只有全量的1/n的数据。以下图所示,将Userinfo拆分为3个Sharding,每个Sharding持有总量的1/3数据,3个Sharding数据的总和等于一份完整数据
路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,一般可以采用范围拆分,List拆分、Hash拆分等。如何保持数据的一致性也是个难题
架构V4.0-云数据库
云数据库(云计算)现在是各大IT公司内部作为节约成本的一个突破口,对于数据存储的MySQL 来说,如何让其成为一个saas(SoftwareasaService)是关键点。MySQL作为一个saas服务,服务提供商负责解决可配置性,可扩展性,多用户存储结构设计等这些疑难问题。